农业无人车价格降至2万,无人驾驶“开”到更多农田
农业无人车价格降至2万,无人驾驶“开”到更多农田
农业无人车价格降至2万,无人驾驶“开”到更多农田手握带屏遥控器,通过拨动摇杆和几个(jǐgè)简单的按钮,就(jiù)能控制一台农业无人车给百香果藤蔓打药了。这是继无人机之后,农作物的又一无人化植保趋势,在(zài)成本逐渐降低后,有望大规模普及。
6月5日,极飞在广州发布了R100与R200系列农业无人车(chē),并在位于黄埔区的超级农场进行了现场演示(yǎnshì)和操作体验。
第一财经记者上手体验后(hòu)发现,无人车的操作门槛较低(dī),像遥控(yáokòng)玩具车一样(yīyàng)的方式就能让无人车前进和喷洒,4组雾炮在左右两侧,能让药雾精准喷向叶片背面。设备甚至可以在设置路线后进行自主作业,实现完全“无人驾驶”。
这并不是(shì)极飞第一次(dìyīcì)推出无人车产品,2019年极飞首次发布了(le)无人车产品,并在2022年进行了更新,但无人车一直没能在农业领域普及,最大的阻碍是成本和价格。
极飞科技(kējì)创始人兼 CEO彭斌介绍,此前极飞的无人车套装售价接近7万元级别,将大多数家庭种植户拦在门外,此前的用户更多是(shì)海外大型(dàxíng)农场的农场主,这些农场投入较大(jiàodà),能接受较高的价格去提高种植效率。
无人(wúrén)车在农业场景里需求并(bìng)不算小,这些年,如棉花(miánhuā)、水稻这样的平面作物通过无人机实现了无人化打药、施肥,但大棚种植的作物和垂直纵深生长的作物——如火龙果(huǒlóngguǒ)、葡萄等,一直没有很好的无人化方案。
这是极飞第三次发布关于无人(wúrén)车的更新,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和价格,定价从套装7万元(wànyuán)左右下降至2万元左右,降幅超过(chāoguò)70%。彭斌对记者表示,成本降低主要是采用了成熟的无人机量产技术,例如(lìrú)复合材料、人机交互等,同时简化了结构。
在国内,农业无人(wúrén)车仍处于早期起步(qǐbù)阶段,彭斌表示,团队做了大量一线调研(diàoyán),“约2万上下的定价,是有几十亩地的农场主较能接受的价格。”随着未来无人车更大规模地量产,彭斌预计成本(chéngběn)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。
记者观察到,价格出来后,台下经销商、种植户有不少讨论,有农机所相关人士表示,此前已了解到这次无人(wúrén)车版本会有大幅降价,但目前(mùqián)的(de)价格还是出乎意料,他预计随着价格的降低(jiàngdī),未来无人车会逐渐普及。
阿汤此前是一名一线大厂产品(chǎnpǐn)经理(jīnglǐ),这两年回到家乡四川蒲江“种地”,作为新农人,目前他的自媒体有近10万(wàn)的粉丝。阿汤对(duì)第一财经表示,自己有约200亩的柑橘园,大概20天会打一次药,此前都是用的无人机,但目前看下来无人车的方案会更好。
“对柑橘园来说无人机有局限性,比如叶子背面喷得不匀、药物浓度较高。无人车还没使用,从理论上会(shànghuì)更好,且无人车操作上会更安全省心一点。”阿汤提到,每次操作农业无人机都(dōu)很紧张,因为(yīnwèi)体积太大,风力也大,相较而言(éryán)无人车会有吸引力。
除了打药(yào),无人车的另一大使用场景是运输。葡萄园主田苗在新疆承包了超过800亩葡萄园,在此次发布会后(hòu),他告诉(gàosù)记者,自己已下单了20台无人车,用途是葡萄园采摘后的运输。此前葡萄成熟后都是妇女在田埂里采摘,但批量运输起来(qǐlái)较为麻烦。
从(cóng)无人机起步,极飞目前围绕农业推出了自动阀门、农机自驾仪等(yíděng)一系列智能产品,无人车是这一智慧农业生态的又一块拼图。
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,极飞的愿景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个全新(quánxīn)的农业生态系统,就像(xiàng)小米的智能家居一样,做农业领域的智能管理系统(guǎnlǐxìtǒng)。他提到,中国目前已有约1700个农场主安装了(le)极飞智能系统。
超级农场是极飞的(de)无人化试验田,从作物的耕(gēng)、种到管、收环节,这里拥有极飞所有智能产品的落地场景,未来智慧农场的雏形或许就(jiù)在这300亩的土地里。
3月中旬(zhōngxún),记者来到超级农场时,这里(zhèlǐ)的水稻试验田还是一片(yīpiàn)泥泞,工作人员当时正用插秧机种下秧苗。两个多月后的今天,再来这里时,一眼望去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水稻风光。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(cáijīng))
手握带屏遥控器,通过拨动摇杆和几个(jǐgè)简单的按钮,就(jiù)能控制一台农业无人车给百香果藤蔓打药了。这是继无人机之后,农作物的又一无人化植保趋势,在(zài)成本逐渐降低后,有望大规模普及。
6月5日,极飞在广州发布了R100与R200系列农业无人车(chē),并在位于黄埔区的超级农场进行了现场演示(yǎnshì)和操作体验。
第一财经记者上手体验后(hòu)发现,无人车的操作门槛较低(dī),像遥控(yáokòng)玩具车一样(yīyàng)的方式就能让无人车前进和喷洒,4组雾炮在左右两侧,能让药雾精准喷向叶片背面。设备甚至可以在设置路线后进行自主作业,实现完全“无人驾驶”。
这并不是(shì)极飞第一次(dìyīcì)推出无人车产品,2019年极飞首次发布了(le)无人车产品,并在2022年进行了更新,但无人车一直没能在农业领域普及,最大的阻碍是成本和价格。
极飞科技(kējì)创始人兼 CEO彭斌介绍,此前极飞的无人车套装售价接近7万元级别,将大多数家庭种植户拦在门外,此前的用户更多是(shì)海外大型(dàxíng)农场的农场主,这些农场投入较大(jiàodà),能接受较高的价格去提高种植效率。
无人(wúrén)车在农业场景里需求并(bìng)不算小,这些年,如棉花(miánhuā)、水稻这样的平面作物通过无人机实现了无人化打药、施肥,但大棚种植的作物和垂直纵深生长的作物——如火龙果(huǒlóngguǒ)、葡萄等,一直没有很好的无人化方案。
这是极飞第三次发布关于无人(wúrén)车的更新,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和价格,定价从套装7万元(wànyuán)左右下降至2万元左右,降幅超过(chāoguò)70%。彭斌对记者表示,成本降低主要是采用了成熟的无人机量产技术,例如(lìrú)复合材料、人机交互等,同时简化了结构。
在国内,农业无人(wúrén)车仍处于早期起步(qǐbù)阶段,彭斌表示,团队做了大量一线调研(diàoyán),“约2万上下的定价,是有几十亩地的农场主较能接受的价格。”随着未来无人车更大规模地量产,彭斌预计成本(chéngběn)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。
记者观察到,价格出来后,台下经销商、种植户有不少讨论,有农机所相关人士表示,此前已了解到这次无人(wúrén)车版本会有大幅降价,但目前(mùqián)的(de)价格还是出乎意料,他预计随着价格的降低(jiàngdī),未来无人车会逐渐普及。
阿汤此前是一名一线大厂产品(chǎnpǐn)经理(jīnglǐ),这两年回到家乡四川蒲江“种地”,作为新农人,目前他的自媒体有近10万(wàn)的粉丝。阿汤对(duì)第一财经表示,自己有约200亩的柑橘园,大概20天会打一次药,此前都是用的无人机,但目前看下来无人车的方案会更好。
“对柑橘园来说无人机有局限性,比如叶子背面喷得不匀、药物浓度较高。无人车还没使用,从理论上会(shànghuì)更好,且无人车操作上会更安全省心一点。”阿汤提到,每次操作农业无人机都(dōu)很紧张,因为(yīnwèi)体积太大,风力也大,相较而言(éryán)无人车会有吸引力。
除了打药(yào),无人车的另一大使用场景是运输。葡萄园主田苗在新疆承包了超过800亩葡萄园,在此次发布会后(hòu),他告诉(gàosù)记者,自己已下单了20台无人车,用途是葡萄园采摘后的运输。此前葡萄成熟后都是妇女在田埂里采摘,但批量运输起来(qǐlái)较为麻烦。
从(cóng)无人机起步,极飞目前围绕农业推出了自动阀门、农机自驾仪等(yíděng)一系列智能产品,无人车是这一智慧农业生态的又一块拼图。
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,极飞的愿景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个全新(quánxīn)的农业生态系统,就像(xiàng)小米的智能家居一样,做农业领域的智能管理系统(guǎnlǐxìtǒng)。他提到,中国目前已有约1700个农场主安装了(le)极飞智能系统。
超级农场是极飞的(de)无人化试验田,从作物的耕(gēng)、种到管、收环节,这里拥有极飞所有智能产品的落地场景,未来智慧农场的雏形或许就(jiù)在这300亩的土地里。
3月中旬(zhōngxún),记者来到超级农场时,这里(zhèlǐ)的水稻试验田还是一片(yīpiàn)泥泞,工作人员当时正用插秧机种下秧苗。两个多月后的今天,再来这里时,一眼望去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水稻风光。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(cáijīng)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